電磁掛梁橋式起重機,其掛梁方向分為與主梁平行和與主梁垂直兩種,并在掛梁下方裝有電磁吸盤,通過電磁吸盤完成物料搬運工作,該起重機適用于鋼廠倉庫,用作搬運鋼板、碎料等,小車的運行機構采用重級工作制度,其起重量為5t+5t—20+20t,跨度為10.5m-31.5m,工作環境溫度為-25℃~+40℃。允許在無火災、危險和腐蝕性介質的環境中工作,禁止吊運熔融金屬、有毒、易燃易爆物品。電源為三相交流、50HZ、380V。 利用電磁鐵來搬運鋼鐵材料的裝置叫做電磁起重機。電磁起重機的主要部分是電磁鐵。接通電流,電磁鐵便把鋼鐵物品牢牢吸住,吊運到指定的地方。切斷電流,磁性消失,鋼鐵物品就放下來了。電磁起重機使用十分方便,但必須有電流才可以使用,可以應用在廢鋼鐵回收部門和煉鋼車間等。
電磁起重機能產生強大的磁場力,幾十噸重的鐵片、鐵絲、鐵釘、廢鐵和其他各種鐵料,不裝箱不打包也不用捆扎,就能很方便地收集和搬運,不但操作省力,而且工作簡化了。裝在木箱中的鋼鐵材料和機器可以同樣搬運。起重機工作時,只要電磁鐵線圈里電流不停,被吸起的重物就不會落下,看不見的磁力比堅固的鏈條更可靠。如果因某種原因斷了電,就會造成事故,因而有的電磁起重機上裝有鋼爪,待運送的重物提起后,堅固的鋼爪就自動落下來緊緊地扣住它們。起重機不能搬運灼熱的鐵塊,因為高溫的鋼鐵不能磁化。大的電磁起重機,一下子能提起近百噸重物。
電磁起重機工作時因失電,其吊運的物品墜落可能造成危害時,必須能夠保證電磁吸盤供電。所以電磁起重機的起重電磁鐵應當由專用電路供電。
工作原理
當在通電螺線管內部插入鐵芯后,鐵芯被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磁化。磁化后的鐵芯也變成了一個磁體,這樣由于兩個磁場互相疊加,從而使螺線管的磁性大大增強。為了使電磁鐵的磁性更強,通常將鐵芯制成蹄形。但要注意蹄形鐵芯上線圈的繞向相反,一邊順時針,另一邊必須逆時針。如果繞向相同,兩線圈對鐵芯的磁化作用將相互抵消,使鐵芯不顯磁性。另外,電磁鐵的鐵芯用軟鐵制做,而不能用鋼制做。否則鋼一旦被磁化后,將長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,則其磁性的強弱就不能用電流的大小來控制,而失去電磁鐵應有的優點。
電磁鐵是可以通電流來產生磁力的器件,屬非永久磁鐵,可以很容易地將其磁性啟動或是消除。設備發明者電磁起重機的發明者是曾榮任美國*科學院第二任主席的*物理學家約瑟夫·亨利。在大學畢業后,他開始著手從事電磁學的研究工作。
*先,他對電磁鐵做了重大改進。在他之前,一位自學成材的科學家斯特金曾于1825年成功地制作了一塊能提起九磅重物的電磁鐵。他用軟鐵取代鋼,并把軟鐵彎成馬蹄形,在軟鐵上涂以清漆,以使軟鐵和單層裸銅導線*緣,·銅導線在軟鐵上稀疏地繞了十八圈;電流是來自內電阻很小的銅鋅電池。一旦接通電流,這塊馬蹄形軟鐵就變成強磁體,具有很強的吸引力,一旦電流停止,它就立刻失去了吸引力。
亨利在斯特金等人工作的基礎上,經過反復研究改進,于1829年3月展出了他制作的一塊繞有400圈導線的磁鐵。他除了以包上絲綢的*緣銅導線代替在鐵上涂清漆,增加在軟鐵上繞導線的圈數外,還用兩端自由的線圈纏繞鐵心,由于線圈是并聯排列的,因此電池的電流可以分成幾份。亨利對電磁鐵的改進工作卓有成效,他的電磁鐵在具有和手的寬度差不多的電極板的單一電池的激發下,能提起五十倍于自己重量的物體。這就是電磁起重機的初始模型。
優質服務商
性能持續穩定
創新技術研發
提升應用服務能力